我院召开双一流建设建言献策交流会(图文)
通讯员: 发布时间:2016-07-01 浏览量:次
创建于:2016-06-17 来源:化工院 记者: 司马颖钰 通讯员: hxhg 浏览量 48 人

为响应我国推动实施的“统筹推进两个一流”战略,将湖南大学打造成为一流学府。2016年6月17日上午八点,化学化工学院在化工楼D204顺利召开了“与梦同行,从我做起”双一流建设建言献策交流会。出席会议的领导老师有化学化工学院院长蒋健晖教授,院党委书记王玉枝教授,院党委副书记陈义红老师及四位辅导员老师,还有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的学生代表参加了此次交流会。
会议首先由院长蒋健晖教授为同学们解读“双一流”的内涵,蒋院长提到,“双一流”简单来说指的就是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双一流”的使命是持续提升我国大学的办学水平和国际地位,为我国成为高等教育强国奠定基础。“双一流”的建设方向是拥有高知名度的老师,培养出高素质人才,产出高水平研究成果,具备国际一流的国际声誉,起到学术带头作用。为推动化工院的一流学科发展,蒋院长就化工院目前存在的一些缺陷向同学们提出了两个问题:如何提高本科生教育质量和怎样推动学生国际化。
每个年级的学生代表都针对蒋院长的问题给出了自己的见解与建议。12级毕业生代表认为学院对学生出国留学的宣传力度不够,政策也不够完善,导致出国留学的学生过少。而很多学生没有留在本校读研的原因主要是学院的学术自由建设做得不够,除了这种硬实力的培养,学院还应该注重软实力的培养,也就是对本科生培养一种对学院的情怀。而博士生代表则指出,本科生比较迷茫,对未来的规划不够,实验动手能力也较差。而学院的学术引导不够使得本科生的学习热情小,学习能力差。
对于如何推动学生国际化这个问题,14级学生代表认为原因在于学院对于英语的重视不够,英语教学还仅仅停留于应试教育,缺乏深层次和更有趣味性的课堂氛围,建议开展双语教学和四六级的考试指导。而对于本科生的学术科研积极性不够这一问题,13级学生代表分析,学生进实验室的方式太少,局限于课堂,也因此对科研的了解不够,科研的启蒙教育也不够。建议增加班导师与学生之间,本科生与研究生之间的交流,让他们带领本科生做好学术研究。作为入学不久的15级代表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们觉得本科生对学院的了解不够而缺乏归属感,通识课过多减少了他们专业课的学习时间,因此专业课的学习能力反而不强。硕士生代表也补充了自己的观点,学院网站宣传不够好,空白学科还需要完善,学术研究方向过于狭窄。
同学们众说纷纭,侃侃而谈,都对学院的双一流建设提出了很多有效务实的建议。老师们针对同学们给出的建议,对接下来的改革举措有了初步的设想。宣传方面,全力做好学院的新闻工作,增加学院网站的浏览量。学术方面,以分析化学带动其他学科的发展,建立学生与老师的课题组参与SIT项目。出国留学方面,邀请新东方名师开设讲座,让同学们进一步了解出国留学,并开设学院英语角和学术沙龙。思想教育方面,在全院征集学院文化精神,鼓励学生发现并理解学院的文化底蕴,增加本科生爱国主义的教育。
“双一流”建设是机遇也是挑战,与每一位湖大人息息相关。希望通过此次交流会,学院的老师与同学能够团结协作,共同面对“双一流”建设的挑战,完成“双一流”建设的目标任务,为湖大争创一流学府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责任编辑:郑梅珍
注:转载该文请注明来源:湖南大学新闻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