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要闻

综合要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要闻 >> 正文

我院邱仁华副教授入选“湖湘青年英才”支持计划(图文)

通讯员:  发布时间:2016-05-13  浏览量:

近日,2016年湖南省“湖湘青年英才”支持计划人选名单公布,我邱仁华副教授入选。

640.webp.jpg

“湖湘青年英才”支持计划由湖南省委组织部、共青团湖南省委、湖南省科技厅、湖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湖南省科协联合开展实施,旨在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加快湖南省优秀青年人才培养,提升湖南创新、创业人才竞争力,激励全省广大青年为促进“三量齐升”、推进“四化两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挥生力军作用。经过评审委员会资格审查、专家评委评审、网络公示,湖南省“湖湘青年英才”支持计划评审委员会综合公示和现场考察情况,2016年共有48人获得该计划支持,其中自然科学类创新英才27人,人文社科类创新英才6人,创业英才15人。

QQ图片20160512153248.png

邱仁华副教授在农工省直湖南大学主委尹双凤教授的指导下,针对十二五、十三五战略规划的新材料发展战略,特别是针对湖南省丰富的有色金属资源,开展了高值化利用研究工作,发展了高效的有机金属催化剂体系及其绿色催化合成方法以及拓展了其在关键有机功能分子中的合成应用;获得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绿色催化剂体系和催化合成方法,实现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化应用。具体研究成果如下:(1)系统开展了耐水抗氧型有机金属路易斯酸的可控合成、催化性能和构-效关系研究,获得了耐水抗氧型有机金属路易斯酸的合成新方法,并探索了新性质、新应用,发展了基于配位化学作用的准确控制功能有机金属路易斯酸的结构和性质的合成方法学,在其控制合成和功能调控有创造性贡献。该项研究成果获得了2015年的湖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其中部分成果已经进入中试实验。(2)在过渡金属催化C-H键官能团化的高选择性控制和反应机理研究方面也取得了积极进展:发展了基于含氮杂环导向诱导活化C(sp3)-H键和C(sp2)-H键合成有机配体的新方法,可用于合成柔性有机金属配合物以及有机光电材料;建立了基于炔烃C(sp)-H键合成杂原子取代烯烃的新方法,该法可用于合成如他莫昔芬等抗肿瘤药物。该项研究成果分别被X-Mol网站和Organic Chemistry Portal 热点报道。

邱仁华个人简介:

邱仁华,男,1981年生,湖南省株洲市攸县人,湖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副教授,工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农工党湖南大学基层委员会副主委。研究方向为有机金属催化材料与有机化工。2000-2004年湖南师范大学化学学士、2004-2006年湖南大学有机化学硕士、2006-2011年湖南大学化学工程技术博士。2009年获湖南大学优博资助,留校任助理教授;2010-2014年分别在香港浸会大学、日本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日本大阪大学分别担任研究助理、客座研究员、JSPS Fellow;2014年回国晋升为副教授。目前已发表SCI研究论文60余篇;共同申请专利40余项,获授权22项(其中3项进入中试,1项专利已经转让给长沙金域化工)。获湖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第2完成人)、湖南省优秀博士论文奖、湖南省青年化学化工奖、日本学术振兴会JSPS Fellowship以及学术会议优秀墙报奖等奖励10余次。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2项、湖南省教育厅优秀青年项目1项、长沙市科技计划重点项目1项、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1项;主持株洲三亿化工、长沙金域化工的中试实验项目2项;参与863计划等项目5项。分别担任Advanced Synthesis & Catalysis、Applied Catalysis A: Chemical、Catalysis Science Technology、RSC Advances、Chemistry Letters、Journal Organometallic Chemistry、Journal of Fluorine Chemistry和科学通报等国际期刊审稿人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香港政府研究基金项目评审专家。

责任编辑:李妍蓉

注:转载该文请注明来源:湖南大学新闻网